钢材供给恢复 需求预期走弱或致供需失衡

2020-4-17 15:30:37

 从钢厂开工情况看,3月下旬高炉生产已经逐渐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。高炉开工率目前达到65.88%。电炉生产受限于人员流动困难,恢复较慢,截止到3月底,全国平均电炉开工率仅46.74%,但国内部分市场,如西南市场短流程钢企已实现100%开工。随着人员逐渐到岗,废钢等原料供应逐渐恢复,电炉复产预计稳步推进,预计到4月上旬大部分电炉将会恢复正常生产。即进入二季度,钢企将恢复全面生产。

    越来越多国家出台政策限制人员流动和经营活动,需求预期大幅下降。国内的经济与海外市场联动性较强,因海外需求的停滞,不管是钢材出口还是其他外贸类订单都会受到影响。二季度国内消费虽有恢复的预期,但钢材相关的工业需求仍较为悲观,钢材主要下游中,仅基建投资有增量预期。

    后市展望:二季度国内疫情虽告一段落,但海外疫情还在加速扩散,需求预期大幅下降。国内消费虽有恢复的预期,但钢材相关的工业需求仍较为悲观。而供给端逐渐宽松,供需失衡,钢价或走弱。原料方面,一季度本就发货偏少,又因疫情影响海内外矿山运营及海运物流,供应有收紧的预期,叠加库存低位,矿价支撑较强。但在需求不断放缓的预期之下预计也有一定下行空间。

    一、行情回顾

    1月份,钢铁生产开始放量,但宏观氛围乐观,钢材垒库进程也符合预期,钢价窄幅波动。节后,因国内疫情爆发,开盘首日盘面跌停,但市场普遍预期下游需求推后而非消失,又因国内各项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,市场情绪乐观,盘面开始回暖。进入3月,盘面延续上涨行情,但黑色板块05合约走势均强于远期合约,背后的逻辑是现货市场交投逐渐恢复,但远期预期走弱。3月份,因疫情在海外扩散加剧,多数资产开启暴跌模式,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。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因国内各项政策的积极提振,市场情绪较海外稳定,且下游复工逐渐增加,于是钢矿在上半月震荡走高。而进入下半月之后,国内多地钢贸市场已经正常流动,外需减弱以及房地产的疲弱开始显现,盘面震荡向下。截止3月27日,螺纹钢主力合约收于3,329.00元/吨,当季跌6.72%。

    二、基本面分析:供需开始失衡

    (一)二季度钢企将恢复全面生产

    在去年四季度钢厂限制产量以来,随着需求预期的回暖,今年1月钢厂生产开始扩张,但2月份钢厂生产受阻,2020年1-2月钢铁产量同比增速下滑。前2月粗钢累计生产15470.20万吨,同比增3.1%,增速降5.2个百分点;前2月粗钢累计生产13233.50万吨,同比增3.1%,增速降2.2个百分点。

    从更高频的数据来看,3月份粗钢产量在增长,且增量扩大。截止到3月中旬,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83.66万吨/天,较上旬增2.8万吨。

    从钢厂开工情况看,3月下旬高炉生产已经逐渐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。高炉开工率目前达到65.88%。电炉生产受限于人员流动困难,恢复较慢,截止到3月底,全国平均电炉开工率仅46.74%,但国内部分市场,如西南市场短流程钢企已实现100%开工。随着人员逐渐到岗,废钢等原料供应逐渐恢复,电炉复产预计稳步推进,预计到4月上旬大部分电炉将会恢复正常生产。即进入二季度,钢企将恢复全面生产。

    (二)板材走势转弱

    因宏观预期偏暖,去年12月以来卷螺差开始修复。但2月下半月开始,价差再次走弱。2月下旬,现货开始出现成交。进入3月,下游复工进程加快,需求恢复的预期逐渐实现,市场成交日渐活跃,钢贸商拿货积极性有提升。现货市场价格也结束之前2月份单边下行的态势,开始涨跌互现。但整个一季度来看,现货价格整体走弱。

    建材方面,到3月末北京螺纹价格3400元/吨,较上季跌190元/吨;上海螺纹价格3520元/吨,较上季跌210元/吨;广州螺纹价格3860元/吨,较上季跌300元/吨。

    相对于建材而言,板材出口需求较多,因海外疫情影响出口订单,总体需求预期偏弱,商家信心不足,热轧和冷轧期盘和现货价格明显下行。3月末上海热轧价格3480元/吨,较上季跌590元/吨,走势再次运行于建材价格之下。

    今年库存拐点在三月出现,较往年推后两周。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最高达2600万吨,螺纹钢社会库存最高达1427万吨。从总量看,库存仍在绝对高位,其消化需要时间。目前国内下游用钢需求逐渐恢复,库存去化过程将会延续。供给端虽然利润偏薄抑制了钢厂生产积极性,但钢厂库存下降缓解企业压力,且随着人员及原料的逐渐到位,高炉开工增加,短流程电炉钢厂也加速复产。供给上趋于宽松,或会对后期去库存进度造成影响,进而施压于价格。

    (三)终端下游仅基建预期乐观

    一季度出炉的各项经济数据均遭遇断崖式下跌,反映了疫情期间国内各项运营活动的停滞已经对经济造成了重创。1-2月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-20.5%,前值8%,去年同期为8.2%;1-2月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-13.5%,前值6.9%,去年同期为5.3%;1-2月,固定资产投资同比-24.5%,前值5.4%,去年同期为6.1%。尽管市场已经有预期前两月数据会受影响,但公布的数据大幅低于预期还是抑制了市场乐观情绪,钢价开始转跌,尤其是热轧卷板,跌幅靠前。

    具体看钢材的几个主要下游,表现均不乐观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,房地产行业明显受到冲击。今年前两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39.9%,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降16.3%,降幅达到有数据以来的最低点。3月份,部分城市如驻马店,海宁等地受制于财政压力尝试放开楼市限制,但相关政策出台后又纷纷撤回。中央层面多次强调“房住不炒”的总方针,表示不会走上房地产刺激经济的道路。从当前的金融环境来看,3月份LPR未下调,五年期利率仍维持4.75%。但3月16日定向降准释放了5500亿元的流动性,货币保持宽松。虽然当前房地产融资政策未变,但当前货币环境对房地产有利。预计房地产市场仍能维持稳定,但对是否对钢材需求产生增量存疑。

    汽车方面,据中汽协,中国2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9.1%;2月份乘用车销量22.4万辆,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81.7%。据商务部,1-2月,社零总额中汽车销售下降了37%。2020年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81.2%,环比上升29.5%。当前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频出,商务部表示要在生产、流通、消费三端发力促进汽车消费。各地方政策也出台相应宽松措施,如宁波消费者购买宁波本地生产、销售的乘用车并在本地上牌的,给予每辆车一次性让利5000元;嘉兴投放的2亿元消费券中有4000万用于汽车消费;杭州汽车限购政策放宽,在今年增加2000个指标等等。4月之后,随着国内经济进一步恢复以及积极的政策的实施,预计汽车相关需求会有回暖。

    前两月国内基建投资也大幅下滑,基建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-26.86%。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9亿元,同比下降34%。按照1月召开的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披露的信息显示,今年交通运输将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,公路水路投资1.8万亿元,民航投资900亿元,后续投资进度或会加快。

    3月4日政治局会议使新基建再度受到关注。新基建主要包含5G基站建设、特高压、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。相对于老基建而言,对钢材需求量减少。虽然基建投资近期在中央层面多次被提及,但其后续具体的实施和规划还有待观察,且其规模相对于老基建而言仍较小,今年的投资规划或仅有万亿,短期内拉动经济预计还是要靠老基建。目前专项债发行已过万亿。监管部门下发文件要求今年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地储备、棚改等与房地产相关领域。即基建相关资金相对宽松,政府扶持基建力度不减。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之下,地方财政承压,其他融资来源受限。即使4月之后工程开工逐渐恢复,因资金压力以及老基建空间有限,新基建规划未完善,对经济拉动幅度也存疑。

    出口方面,今年前两月钢材出口较2019年同期减少289万吨,降幅高达27%。分品种来看,除了带钢小幅增长10.9%外,其余主要钢材品种均出现明显下跌,其中出口量较大的热轧、冷轧、棒材和线材品种,降幅均达到40%以上。海外疫情在二季度或迎来峰值,美国等多数国家预计经济将陷入衰退,预计出口相关需求将进一步放缓。

    整体来看,国内疫情虽告一段落,但海外疫情还在加速扩散,越来越多国家出台政策限制人员流动和经营活动,需求预期大幅下降。国内的经济与海外市场联动性较强,因海外需求的停滞,不管是钢材出口还是其他外贸类订单都会受到影响。二季度国内消费虽有恢复的预期,但钢材相关的工业需求仍较为悲观,钢材主要下游中,仅基建投资有增量预期。

    三、后市展望

    二季度国内疫情虽告一段落,但海外疫情还在加速扩散,需求预期大幅下降。国内消费虽有恢复的预期,但钢材相关的工业需求仍较为悲观,钢材主要下游中,仅基建投资有增量预期。而供给端逐渐宽松,供需失衡,钢价或走弱。原料方面,一季度本就发货偏少,又因疫情影响海内外矿山运营及海运物流,供应有收紧的预期,叠加库存低位,矿价支撑较强。但在需求不断放缓的预期之下预计也有一定下行空间。(新浪财经)